查看原文
其他

一波跨专业修读大佬来袭!他们的画风是这样的……

中大学工 2020-02-13


“法政班的学生给我的感觉是非常专业而理性的,说话抑扬顿挫,做事有理有据。他们气质独特,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他们的‘标签’之一。他们修读的交叉课程对学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难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我希望法政班的同学们在未来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番贡献。”谈及卓越法政人才培养班级(下文简称“法政班”)的学生们时,逸仙学院兼职辅导员殷文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结缘逸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我认为社会科学的学习不应该是单一、封闭的,而应该是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的。”来自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钟斯琪如是说。作为2015级本科生,这已经是她进入法政计划学习的第三年了。

卓越法政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于2015年正式启动,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发挥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优势,整合法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等多学科力量,构筑法政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使法政人才培养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学院每年从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大二学生中各选拔20名优秀学生,组建“卓越法政班”,促进卓越法政人才脱颖而出。在严格的筛选机制和动态进出管理机制下,能够在法政班修读的学生无不是本专业的佼佼者。


逸仙学院(图源:中山大学)


进入法政班学习,意味着必须要面对跨专业修读的压力,繁重的课业、思维的转变和专业基础的缺乏,都是摆在法政班学子面前的难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罗瑞婧说:“我觉得在法政班学习的最大困难主要有二:一是‘法律人’思维的培养,二是许多选修课往往需要一定的民法基础,如物权法、合同法等,但当初刚加入计划的第一个学期尚未安排民法学课程,法律基础几乎为零的我们在学习时遇到了一定困难。”来自法学院的张莹也说,由于对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在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课题时遇到了一些困难。


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碍法政班学子们前进的步伐——尽管课业繁杂而艰深,但他们始终报以昂扬澎湃的热情和勇于钻研的毅力。执教法政班的郭忠华教授认为,法政班的学生对学习很有热情,也非常能吃苦,愿意在学业上下功夫钻研、思考,表现出非常认真的求知态度。


法政学子们的学习热情,离不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正是法政班的学生们在被问及选择法政计划的原因时共同提及的关键词。张莹说:“我对政务院的知识有浓厚兴趣。在我看来,无论是政治学还是行政管理学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进入另一个逻辑体系中学习是一件充满惊喜的事情。”而来自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卓峪冰则毫不犹豫而又简短有力地回答道:“因为我对法学充满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引领下,这群优秀的法政学子们叩开了逸仙学院的大门,潜心投入法学和政治学知识的学习中,以热情和勤奋作梯,向着更高的学术境界攀登。



毓于康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进入法政班学习,不仅得到知识面的拓展,还拥有更多和导师们、师兄师姐们深入交流的机会。逸仙学院为法政班设计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法政班的学子们在学习课程之余,还能通过和导师交流、修习实践课程、参与素拓活动等渠道开阔眼界,获得启发。


小班制上课是法政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点。法政班开设的必修课程是由来自法学院和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大牛”教授们的开班授课。在小班制课堂上,老师们能够对同学们的课堂反馈给予更多关注,同学们也能及时提出疑问,既有利于同学们深入理解课堂内容,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师生间的情谊。钟斯琪认为,以法政班同学集中的小班制的模式上课,法学院的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状态,可以让法学基础比较差的政务院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法律,可以更好地和学生互动,因此她觉得这种模式非常好。执教法政班的任强教授则说:“小班制上课让我能够对学生投以更多的专注,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相对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郭忠华教授为法政班同学上课

(摄影:丘沐梓)


课堂之外,法政班的同学们则通过双导师制和“大牛”教授们交流。经过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法政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同时拥有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各一位专业导师。导师们不仅会在专业课程学习、实践活动、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还通过逸仙学院组织的“午餐会”等活动和学生分享学术体悟、交流经历见解等。正如卓峪冰所言,双导师制在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进行思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法学院韩光明老师和16级法政班学员共进午餐

(图源:逸仙学院)

 

为了更好地启发同学们的思维,逸仙学院还将目光投向了校外更广阔的天地,为法政班的同学们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和素拓活动。2018年10月至11月间,逸仙学院组织了多次“春诵夏弦,探寻花城”博物馆参访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大量优质博物馆参访和聆听讲解的机会;2018年11月24-25日,逸仙学院又组织了位于汕尾市海丰县的彭湃故居现场教学活动。来自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凌慧茹对此次汕尾素拓印象深刻,她说:“此番经历让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汕尾,让我对那里的人们、那里的生活有了更真实的认知。”同样来自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罗瑞婧则说,她曾经前往美国雪城大学参加的交流项目,让她开阔了视野,也启发她对一些国际时事与全球性议题倾注更多关注。


逸仙学院组织参观广东华侨博物馆

(图源:逸仙学院)

 

如同春风化雨,法政班别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润物无声中推动着法政学子们的思维不断成长,为他们的不断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放眼未来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三载时光,倏忽而逝。对于法政班的同学们来说,在法政班学习、成长的三年光阴,不仅充满了奋斗的记忆,更满溢着成长的惊喜和动人的回忆。


思维的成长和转变,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不论是即将毕业的2015级本科生,还是刚刚进入法政班学习的2017级本科生,都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来自法学院的白雨桐说:“在思维方式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一种多元化的视角。如果说法学教会我的是辩证的思考方式,那法政班的课程更多教会我的是一种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在和其他同学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方式和角度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和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而来自政务院的钟斯琪则说,法政班让她有机会得以接触法学知识,从而能够用一种法律的思维去思考社会现象,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另一种角度。


尽管跨专业学习对思维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法政班对学子们的影响却绝非局限于此。白雨桐认为,法政计划对于她的人生规划而言,就像是开启了一扇“窗”;在透过这扇窗户见识到了多元之后,她对“窗外”的世界也有了更多的向往。她将继续探索,找寻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罗瑞婧说:“我觉得法政班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强调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学习行政管理需要我们走入基层进行调研,观察和思考真实的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逻辑;而法学也如此,仅仅学习法条并不足够,还要阅读与思考大量经典、优秀的判决,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任强老师曾引用过霍姆斯大法官所说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而对于卓峪冰来说,法政班的这段经历有着更为直接的重要影响。作为2015级本科生,即将在2019年完成本科学业的她选择了法学专业作为深造的方向。她说:“法政班通过法学教育给予了我非常直接的影响,为我架构起了比较清晰的法律框架,培养了我的法律思维。可以说法政班是我考研时选择法律硕士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能成功考上,今后也会走上法律道路。”


专注于学术而不固守学术,善启发思维而不固化思维。卓越法政人才培养计划不仅赋予了学生们多元的知识,还通过对思维的锻造为他们的发展添了一份助力。




推荐阅读

1、天很冷,但这位医学生的举动很暖!

2、今日外卖推荐,请查收


 

--- 中大学工 ---

部分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公众号、中山大学逸仙学院官网

采写:丘沐梓

鸣谢:为本文作出贡献的所有受访者

封面制图、编辑:杨力峰

初审:许嘉茵 周昀

审核发布:钟一彪


欢迎投稿

zdxg@mail.sysu.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